关于青少年躺平:为什么他们选择放弃追求与未来有关的一切?

关于青少年躺平:为什么他们选择放弃追求与未来有关的一切?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不上学,不在乎考试,毕业后也不愿意工作。无论是在家无所事事,还是在外到处游荡,甚至与父母争吵,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他们选择了一种“躺平”的生活方式。

 

一、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?

 

他们不再追求高分和名校,不再努力拼搏,不再考虑未来的发展;躺平前他们很多非常优秀,也取得过很靓丽的成绩。但他们选择躺平,意味着不用竞争,不用社交,不用承担责任,与过往的状态和成长轨迹截然不同。这在国外被称为“Neet”(Not in Education,Employment or Training),在中国则被称为“躺平”。

 

躺平的青少年让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、无奈、甚至扼腕。“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宝贵时间”,“年轻人就要树立宏图志向并努力为之拼搏”,“如果今年不努力,明天凭什么养活自己?”,“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拉扯大,就是希望你能尽快独立”这些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很重要的事,在躺平孩子眼里如过眼云烟,因此很多来找我们的家长心急如焚……然而,孩子选择躺平的背后可能并不是您想的那样。

 

二、 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躺平?

 

1.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。

 

一方面,现代社会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。除了传统的学习成绩,还有各种才艺、兴趣爱好、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价。这使得孩子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竞争,各个方面追求“好”的结果,给孩子们增加了巨大压力。另一方面,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内容。他们需要应对大量的学业压力、考试压力。各科目的压力叠加可能导致孩子们感到焦虑、疲惫,甚至无法喘息。

 

因此,各种压力的综合作用下,很容易给孩子们带来超出他们承受能力范围的压力,当他们无法正确消解压力时,青少年很容易以躺平的方式来逃避现实。

 

2. 社会压力和环境影响。

 

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的观点,青少年躺平现象是现代社会中竞争压力和社会变革的结果。埃米尔·杜尔凯姆(Émile Durkheim)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,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导致了个体的无力感和迷茫,从而引发了躺平现象。同时,阿尔伯特·班杜拉(Albert Bandura)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,青少年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,特别是他们观察到的成年人的行为。如果他们感觉到社会上的成功路径充满困难和不确定性,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躺平。

 

3. 自信心不足。

 

在学习中受挫,或许学习方法不得当,或许基础薄弱,或许缺乏技巧,无法取得优异成绩,无法应对课程的难度,不能准时完成作业,难以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。特别是在小升初,初中升高中这样的转折期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。长期失去信心会让孩子感到前途渺茫,目标遥不可及,反而选择躺平,没有比对就不会感到“伤害”。

 

4. 兴趣缺失。

 

对自己没有要求,对未来没有方向,即使孩子再聪明,家里给予的支持再完备,但这些孩子依然提不起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;学习和工作好坏或者能否通过现在的努力对未来有个好的积累,在他们眼里不重要,躺平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。

 

5. 家长与孩子目标和理想的差异。

 

有些家长把自己的理想作为孩子未来的目标;有些家长缺乏与孩子有效的沟通;有些家长认为只有高标准和严要求才对孩子有好处;有些家长不在意孩子的爱好和兴趣;甚至强行让他们进入不适合自己的学校或班级,导致孩子无法跟上学习节奏,或无法融入集体,因而感到痛苦和无力。

 

这些从根本上会动摇孩子前行的源动力,孩子们无法得到支持和理解,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,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,甚至选择放弃或逃避,从而躺平。

 

6. 孩子的情绪问题“无处安放”。

 

比如多动、强迫、抖动、焦虑、社恐等“症状”,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,受到老师的误会,会影响他们的校园和社交生活,引至他们的自卑和害怕,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感受,他们会选择在家躺平。

 

三、我们能为躺平的青少年做些什么?

 

1. 控制压力在适度的范围。

 

适度的压力利于人的进步提升,家长和老师应注意孩子面临的压力程度,切莫以自己能承受压力的标准去要求孩子。同时,遇到孩子压力过大的时候,及时合理的帮孩子认知面临的状况和疏导非常重要。

 

2. 培养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。

 

尽管我们无法立即改变整个社会环境,但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合作,为青少年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。例如,通过活动、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,使他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时能够更加坚韧和灵活。在家庭中,家长可以成为积极的榜样,展示对工作和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努力。通过身体力行,向青少年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,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兴趣和动力。

 

3. 重塑自信。

 

自信是前进的基础。一方面,培育孩子的自信心远远比灌输知识本身更为重要。家长和老师们应尽可能的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;让孩子学会合理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,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很优秀,只是成长过程遇到一些小困难,但不会改变优秀的本质;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肯定和激励自我。

 

另一方面,关于具体学习技巧、方法,可以陪着孩子共同探讨研究,制定合理的提升计划,重点不是计划的内容,而是让孩子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看到自己“可以”进步的事实。

 

4. 探索和放大兴趣。

 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理由。父母和老师要多维度观察和发现孩子在各方面的兴趣和才能,如体育、美术、音乐、语言、做手工等,并给予认可、鼓励和支持。在此基础上,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与众不同之处,而不是让孩子盲目模仿、追随他人的发展方式。

 

5. 实事求是的目标定位。

 

孩子对他的人生拥有最终的决定权。首先,应尊重孩子的意愿。其次,多和孩子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感受,多鼓励孩子的选择和判断,逐渐让他们增强自主性和承担力,让他们在不断自我试错中成长。最后,父母的意见和期望,只能给孩子作为参考,让孩子走他自己选择的“路”。

 

6. 抓紧解决情绪问题。

 

对于容易受情绪问题影响的孩子,父母应提前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“特点”,得到老师的支持。同时,在孩子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及时给予疏导和支持,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。

 

对于有比较明显症状的孩子,尽可能找专业机构解决问题,不要拖延,更不要“幻想”这些情绪问题会自行消失,因为此时孩子内心有强烈的“求生”欲望,希望家长能“看见”并能帮助他们。

 

当然,我们理解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,欢迎就这个现象继续与我们进行交流和讨论。我们愿意倾听您的具体情况,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