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说话时,我们在说些什么

当我们说话时,我们在说些什么

当我们说话时,我们在说些什么

 

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解答了这样一位妈妈(后文称呼D妈妈)的求助。D妈妈说,自己是家里最忙碌的人,在外是企业高管,白天几乎都铺在工作上不敢懈怠;在家里是全家的主心骨,上面有老人要照顾,下面有两个孩子的吃喝拉撒,以及课外辅导,同时还要扮演好先生的各种支持角色。但她却发现自己成为全家被吐槽和抱怨最多的人,这让她感到很伤心和困惑。

 

我们耐心倾听了D妈妈关于与家庭成员们相处的点点滴滴。3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,随着信任的加深,D妈妈也从一开始的局促变得自然,然后更加放松,滔滔不绝……交谈中,我们确实能感受到D妈妈非常辛劳、负责,也很能干。然而,在平静的外表下,我们也发现她隐藏着许多压力和委屈,非常不容易。也正是在我们特有的松弛交互场景下,让客户更愿意放下防御,真实表达自我,我们也更容易发现在传统心理咨询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。

 

根据情绪表达理论,语言沟通中情绪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对方的反应,从而影响沟通原本的目的。例如,当我们用温和的语气和关心的态度问候他人时,对方会感受到关心和尊重,而当我们使用尖锐的语气和急躁的态度时,对方可能会感到被攻击或被忽视。因此,沟通“表达”的不仅包括“内容”,还包括语气、语调、眼神和肢体语言,这些都能充分体现沟通中的情绪状态。

 

在与D妈妈的交流中,我们注意到她在与家人们沟通时的内容都没有问题,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:情绪的表达。D妈妈总是觉得自己是为了家人好,希望自己讲的话能被对方接受、认可,但基本不顾及表达的方式方法,特别是情绪本身,甚至认为声音越大,情绪越激昂对方才能更好的接收,这就导致了她的信息无法准确送达,甚至让对方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。

 

通过关注情绪的表达方式,我们可以改善沟通效果,增进人际关系。确实从我们过往的教育中,关于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以至于很多朋友在语言沟通时,习惯性的更重视沟通的“内容”,最容易忽略的是“情绪”。但作为接收对象,最看重的是接收到的情绪。

 

比如,周一早晨公司领导K对着员工小S很温和的问了一句“小S,周末在忙什么啊?” 或者是拉高语调,略有不满的问“小S,周末在忙什么啊?” 虽然内容一样,但前者的问话更多的可以传达一种关心,后者的问话自然会让小S联想到“我是不是有什么工作没做好?领导是不是要批评我了?”。

 

再比如,当孩子出门前,家长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说:“今天傍晚降温,放学早点回家”,或者很急促,很大声的说:“今天傍晚降温,放学早点回家!” 这两种信息让孩子的感受完全不同。前者是一种关心,后者会让孩子忽略“傍晚降温”这个前提,反而加重“早点回家”这种命令的印象,变成是是在一种很不舒服情绪下的提醒,让接收者潜意识里感到“反感”。原本来自妈妈的关心,却起了反作用。

 

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也都有这样的习惯:讲话是跟着情绪状态而非内容本身。但其实讲话越快、声调越尖锐、语气越着急,越具有破坏力,反而失去语言表达本身的意义。当我们耐心和D妈妈分析和解答后,D妈妈茅塞顿开,突然意识到,家人们并没有不关心和感激她,一切都源于对情绪认知的有限。D妈妈离开时,明显感受到她释然后心情的愉悦和步伐的洒脱。

 

当然,家庭的问题不可能只是一方面,也不可能只涉及一个人,后续我们会嵌入到D妈妈生活的细节中,帮她和她的家庭全面分析和解决。我们告诉D妈妈慢慢来,不要着急,当她意识到家庭存在的问题,迈入我们会客厅的那一刻,她家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。

 

当我们说话时,我们在说些什么

 

我们要相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总有一种说话的方式要比情绪激烈的强力输出有效果。语言表达上情绪的微妙变化,真的会让结果很不一样,不信您可以试试。

 

我们可以做个练习,试试这样问自己:
我讲话时,考虑过对方的感受吗?
对方在我讲话时能感受到什么?
是情绪还是表达的内容在控制我的嘴?

 

关于如何让沟通更高效,让交流更吸引人,我们还有很多经验和技巧,欢迎给我们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