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人民日报的推荐:关于情绪管理的9种方式

推荐人民日报的推荐:关于情绪管理的9种方式

“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,生活中76%的常见病,都是由不良情绪所引起的。”(美国医学博士、心理学家约翰辛德莱尔)不良情绪“害人害己”,在我们紧张、焦虑、担忧时,身体会出现各种症状,比如胃痛、偏头痛、拉肚子等;不仅如此,因为情绪失控而说出的话还往往会伤害到身边的人。

 

前段时间有一篇“《人民日报》推荐的情绪管理的9种方式”,为了更简明实用,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略作调整梳理,分享给大家,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再容易为坏情绪“买单”。

 

一、放下焦虑、专注行动

 

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,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声音,向我们贩卖着各种焦虑:35岁之后是被裁员的高危人群;
体重过百不是丑女人就是懒女人;
00后刚毕业2年就实现了年薪百万;
爱她就该给她买套房;
为孩子好就要现在给他上最好的学校,找最好的补习老师;
……

各种焦虑就像背景音一样,时时环绕在我们的耳边,要么是在后悔过往,要么是在担忧未来。《认知觉醒》中说:“焦虑的原因主要在两点,想要同时做很多事,又想要立即看到效果。”当欲望大于能力,而又无法短期达到目标时,就容易产生焦虑。打败焦虑的第一步:屏蔽掉耳朵中的杂音。焦虑来源于你知道得太多,而做得太少。80%的焦虑,都会在行动中自动化解,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丢掉脑海里的空想,专注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。与其在焦虑中担忧结果,不如在行动中收获答案。

 

二、放下沮丧、“危”中寻机

 

一帆风顺是“偶然”,真实的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,谁都会经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,只是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,不同的态度,对应着不同的结果。有的沮丧不已,从此一蹶不振;有的把低谷看作是新的起点,重新开始,此后每一步都是上坡路。低谷和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就此沮丧沉沦。因此,对于我们最重要和最有帮助的是争取在低谷中调整心态,清零沮丧的情绪,重新规划未来的选择,把注意力放在寻找新的机会上。

 

三、放下恐惧、着手改变

 

恐惧,是我们对未知的、无法判断、无法掌控的事物,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极度不安全感。

 

而美国心理治疗大师M·斯科特·派克认为:“大部分恐惧与懒惰有关。” 回想下,你是不是也经常懒得去适应新环境,懒得去学习新知识,懒得去接触新朋友呢?最终,在逃避和犹豫不决中,被恐惧“围剿”……正确的“突围”的方式,就是停止潜意识里躲闪的念头,然后列出自己的“恐惧清单”,做出一点点新的尝试。从小事开始,哪怕是打开一本书,翻看一页;给朋友,问候一句:最近怎么样?

一件事一旦你面对它,有所行动,恐惧就会消失。接下来,只要有5%的改变发生,就会带来走出恐惧的持续惯性。

 

四、放下慌乱、静能生慧

 

生活中,每个人都或多或少,会经历心慌意乱的时候:早晨起晚了,着急出门,在半路上发现文件忘记带;马上要考试了,盯着书本上的字,却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;事情一多,就懵了,脑海里乱糟糟,不知如何下手……慌乱,或许是因为之前没有规划好,或许是内心失去秩序感,但慌乱的当时探寻原因已经没有意义,只要记住:遇事越急,越容易出乱。尝试做事之前,先深呼吸,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。当心静了,思路就会变得清晰起来。遇到事情和困难时也先让自己静下来,心静而方能稳。将每一次的变化和无常,都看作生活的常态,静静地做好自己,只有不慌不忙,才能来日方长。

 

五、放下拖延、着手行动

 

“拖延症”似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,也仿佛成为一场理性和情绪间的博弈。很多朋友知道手头上的事情是必须尽快完成,却迟迟不采取行动。有各种各样不做的借口,唯独缺少行动的理由。拖到最后,匆忙草率地完成任务,交不了差,自己也很懊恼。长期做事拖延的习惯,不仅让生活陷入低效模式,也会造成自律感缺失。拒绝拖延,可以先从确立一个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开始。不用一开始把完成整个任务或整个学习目标的压力放在眼前,只要把拆分出来的小事先解决,比如“我先把手上的事做了”,“我先把会做的题做了”,“我先把今天教练要求的健身任务完成”。提升对时间和事情颗粒度的管理,能有效帮你走出拖延。“进步使人进步”,每完成一个任务,都会形成一个正向反馈,推动你告别拖延,更加积极,逐渐形成自律。

 

六、放下迷茫、关注当下

 

每天都在上课,有做不完的作业;每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,没有尽头;现实条件的限定自然会让人生道路容易出现各种迷茫,失去方向的同时也看不清希望,更不用谈梦想。遇到这种情况,建议从关注当下开始,关注自己,至少做到这几件事:

 

1、早睡早起、合理饮食。

2、保持运动,拥有健康的身体。

3、充实自己,多读书,让自己每一天增值一点,让实力成为未来的底气。

 

你所有的困惑,都能够在前人的智慧中,找到答案。你要相信,带你走出迷茫的,只有你自己。

 

七、放下担忧、感受生活

 

莫泊桑在《一生》中写道:“生活不可能都如你所愿,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。有时,我们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;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牙走了很长的路。”

 

大多时候我们的担忧是被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种种假设给唬住了。所以才有“庸人自扰”一说,你所担心的大部分事情都不会真正发生。但我们所爱着的人和生活,是真实的存在。

 

如果因为担忧而害怕做错,或者止步不前,只会让你错过更多。我们需要的是放下担忧,真正去感受爱和生活,才不会虚度时光,才不会错过人生中美好的风景。

 

八、放下倦怠、寻回激情

 

从“丧文化”,到佛系,再到躺平,一股倦怠的情绪近几年扑面而来。有部分人对生活失去了热情,对工作失去了动力,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劲。看似是一种“倦怠”,其实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,倦怠往往是因为长期疲于奔跑,过度消耗了自己的能量,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度疲惫的状态。此时应该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,适当地休息和放松。同时,也要努力做一些多样化的尝试,接触新鲜事物,打开我们的视野,突破思维定式,重新找回激情。在高节奏的生活中,出现倦怠很正常,不要过度消耗自己,松弛有度才是持续前行的动力。

 

九、放下执念、失即是得

 

林语堂说:“明智的放弃,胜过盲目的执着。” 执念是欲望的放大器,不论是执着于追逐金钱利益,在物欲中迷失自我;还是强求一段失去的情感,让自己痛苦不堪。执念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,握得越紧,失去得越多。有时放下,反而是得到。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呢?没人能十全十美,谁又不是一边得到,一边失去呢?有得就有失,懂得放下比执着更有人生智慧;做好欲望的断舍离,与自己的执念和解;挣脱执念的枷锁,接纳不完美。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妥协与放下执念的过程,坦然面对得失,方能轻装上阵,活出真正的自我,也会收获真正内心的快乐。

 

产生情绪是本能,管理好情绪是本事。情绪管理,并不是拒绝情绪的产生,而是先要接纳情绪,然后找到自己与情绪的相处之道。希望大家都能逐渐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,面带微笑向着阳光奔跑,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每一天。